
中新网宁波12月4日电(记者 林波)近日,随着浙江宏山船务有限公司的“凯航之星”轮取得船舶营运证,浙江宁波营运船舶运力规模首次突破1100万载重吨。
“凯航之星”轮下水现场(资料图)。 宁波市港航管理中心供图
12月4日,据宁波市港航管理中心最新统计,截至11月底,该市营运船舶运力达1106.5万载重吨,沿海船舶运力规模约占浙江省沿海总运力38%,稳居浙江省首位。

据了解,为促进航运业持续健康发展,助力航运企业纾困提质增效,宁波交通港航部门积极争取行业扶持政策,该市于2021年、2022年连续出台航运业奖补政策,争取奖补资金7000余万元,惠及企业60余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在交通港航部门的支持下,出台了宁波航运业历史上扶持力度最大的行业政策《宁波市促进航运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该政策明确指出,每年争取财政资金上亿元用以扶持航运发展。
在政策的有力支持下,该市交通港航部门全力开展政策宣贯和企业招引,同时优化办证流程、加强企业服务,引导航运企业优化运力结构,壮大船队规模。
2023年以来,该市共引进航运企业17家,净增船舶运力70.7万载重吨。尤其是在政策出台后,该市运力投放速度明显加快,6月至11月,新落户企业15家,净增运力59.7万载重吨。

在运力投入带动下,宁波水路运输生产形势也是节节攀高。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10月,该市水路周转量同比增长12.7%,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4.8个百分点,超过浙江省平均2个百分点。(完)
中新网北京12月4日电 (记者 李京泽)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联合发布的《北京高质量发展蓝皮书:北京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指出,京津冀区域协同取得重大进展,京津冀三地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优化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布局。
蓝皮书基于新发展理念,提出衡量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的6个维度——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高质量发展、生态高质量发展、创新高质量发展、文化高质量发展、治理高质量发展,构建了衡量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分析了2012~2021年北京高质量发展水平。十年间,北京高质量发展指数由0.612上升为0.960,增长幅度为56.86%,年均增长率为5.13%。
蓝皮书认为,生态高质量发展和治理高质量发展为现阶段北京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继续发挥北京生态高质量发展和治理高质量发展的优势,进一步释放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潜力,仍是北京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蓝皮书指出,2022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合计10万亿元(人民币),相比上年增长2%。北京发挥首都“一核”引领带动作用,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京津冀三地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优化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布局。
此外,蓝皮书说,作为北京新“两翼”中的一翼,雄安新区建设全面提速。京雄城际铁路全线贯通,大运河京冀段实现旅游通航,由“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组成的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的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完)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