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酒泉12月4日电 (马帅莎 李莉)12月4日,埃及二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并成功入轨。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研制的全色多光谱相机和五院西安分院研制的数控分系统,将为埃及的农业、林业、城市规划建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灾害监测管理等方面提供高分辨率图像和卫星数据传输服务。
其中,埃及二号卫星搭载的全色多光谱相机可谓本领多多。它可以在600余公里的轨道高度上,看到地面上移动的小汽车,兼具“明眸善睐”、“身巧高稳”、“眼疾手快”多项优势。
12月4日12时1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埃及二号卫星。援埃及二号卫星项目是中埃两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开展全方位务实合作结出的硕果。汪江波 摄

具体而言,埃及二号卫星相机采用高轻量化的镜筒和主框架相结合的卧式结构构型,通过仿真优化结构设计,保证了相机在经历装调、振动试验、长途运输、境外总装集成测试及发射后的光学系统稳定性,进而确保了在轨图像质量优异。
在忽冷忽热的太空环境中,埃及二号相机身披轻盈的多层隔热组件,实时监测自身温度,通过主被动热控措施使各光学元件工作在舒适的温度环境下,为高稳定的图像输出提供保障。
在成像方面,埃及二号卫星相机适应卫星平台的侧摆功能,可快速灵活地获取指定地区的地面图像,同时此相机具有比同类型相机更高的单次连续成像能力,极大提升了相机的成像效率,进而提高了相机的应急灾害成像能力。
此外,相机具备成像超时自动关机功能,可有效防止由于成像指令设置错误导致开机成像时间过长的问题,避免身体“发烧”影响产品安全,在轨操作安全性更高。相机在轨应用软件还可以上注更新升级,使相机在轨好用、易用,在轨可维护性更强。
焦面探测器为相机的核心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相机的成像质量。埃及二号相机焦面采用中国国产化的高性能器件,对地能够像扫描仪一样推扫成像。全色谱段通道输出的黑白照片,融合多光谱通道的彩色“滤镜”,就可以在保留光谱特征的基础上得到色彩逼真的高分辨率图像,精准分辨地面景物,如街道、建筑、车辆、山地水系、地形地貌等。
据了解,后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团队将继续为埃方提供技术培训,进一步加强中埃两国在科技和信息技术领域的友好合作。(完)
12月4日,总台记者从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大湾区水下考古国际合作中心日前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南沙科研基地正式揭牌。
据了解,大湾区水下考古国际合作中心将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与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加强协作,与大湾区各有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文博单位联动互通,创新推进水下考古发掘、考古科学关键技术研发、考古技术装备提升、出水文物保护修复、考古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国际合作交流等项目。近期,该中心将配合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开展全省水下考古调查,构建大湾区水下考古文化遗产地理信息管理系统,联合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等部门开拓深海考古,深化大湾区水下考古学术研究合作交流,开拓东南亚地区水下考古国际合作等。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记者 胡慧翼)